虽已立秋,暑热未消。
刚刚过去的7月,连续多日的高温天气,人的情绪也容易“升温”,一点小事就可能引发冲突。
新疆乌鲁木齐市公安局的民警们,在烈日下奔波,用专业与共情化解一个个矛盾,给燥热的天气增添了几分清凉。
楼道的“异味”纠纷:民警用“三理”化解
7月27日午后,乌市南湖北路街道派出所民警肖林军接到罗女士的电话。他匆匆赶往罗女士家,刚上到三楼,就闻到一股刺鼻的馊味。
罗女士指着过道地面上黄褐色的污渍:“您看这黏糊糊,太阳一晒味儿更冲,我们开门都得憋着气!”她和爱人来乌务工租房,对门夏女士总把生活垃圾堆在楼道,起初念着邻里情分,顺手帮忙扔过两次,可对方并没有改。
肖林军了解到夏女士上夜班,白天休息,他特意傍晚上门,这时楼道里的温度也降了点。
他没提垃圾的事,先聊家常。
夏女士说自己总想着晚上上班时顺路扔垃圾,之前见垃圾没了,还以为是保洁帮忙收的。
肖林军说:“大热天,垃圾放一上午就馊了,不仅味儿大,还招虫。”
先说“法理”——公共区域不能乱堆杂物的规定;
再讲“道理”——高温下卫生问题可能引发的健康隐患;
最后道“情理”——罗女士曾默默帮忙扔垃圾的善意。
夏女士当即起身要去清理:“是我考虑不周,这就去给罗姐道歉!”
当夏女士敲开罗女士家门时,楼道里的垃圾已经清干净了,连楼道都好像清凉了几分。
污水漫溢引冲突:疏通的不只是管道
老旧小区的管道老化问题,常常成为邻里矛盾的导火索。
7月12日,南纬路街道派出所南一路警务室就迎来了一对吵得面红耳赤的邻居——五楼的苏女士和六楼的住户。
苏女士家因为下水道堵塞返水,她认定是楼上的问题。
社区民警热孜婉古丽·吐尔逊随苏女士赶到她家,只见卫生间地板上还有未清理干净的水渍和污物。
初步判断,堵塞很可能与六楼住户冲洗食物残渣进入下水道有关。
要彻底解决问题,需更换锈蚀的主管道,费用要大家分摊,这又引发了新的争执。
“我也是受害者,凭什么还要分摊钱?”
“管道老化是事实,但堵塞源头是你家,费用就该你家多出!”两家各执一词。
民警随即将两家人请到了社区警务室,社区工作人员、物业人员、居民代表也被请来协商。
“咱们今天是为了解决问题来的。管道老化需要整体更换才能解决问题,费用分摊是目前最好办法,花小钱解决大麻烦,也算提高生活质量吗!”
“大家都不容易,咱们商量都能接受的方案,彻底解决后患,多好啊!”
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调解,居民达成一致:共同承担维修费用。
六楼住户也表态:“洗菜洗碗一定注意,剩菜决不倒下水道!”
货车“堵心”三小时:民警巧解纠纷
7月6日下午五点,地表温度直逼40℃,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(头屯河区)白鸟湖街道派出所辖区的某物流园园区的水泥地面被晒得滚烫。
货车司机王师傅从河北拉货到这里,中午两点就到了,可等到五点还没卸上货,负责接货的小李也满头大汗。
“我下一趟活儿在昌吉,再耽误就要违约了!”
小李也委屈:“都在排队,总不能把别人的货扔下先卸你的吧?”
巡逻至此的社区民警李旭平先把两人拉到园区值班室阴凉处。
先听王师傅说——跑货运的就靠时间挣钱,高温天里车停着也是成本;
再听小李讲——园区装卸工忙不过来,他也急。
等两人都吐完了槽,民警才说:“按规矩,超时卸货该补偿的补偿;但现在确实快轮到王师傅了,互相体谅下,赶紧卸完货大家都省心。”
李旭平请小李先想办法调配工人给王师傅卸货,缓解王师傅的情绪,又协调双方按合同约定核算超时费用。
下午六点多,王师傅的车卸完货。他对民警挥了挥手:“谢谢警官,这就能赶上下一趟了!”
民警还提醒小李,以后可以在门口贴个卸货时间表,让司机心里有底,避免再起冲突。
在乌鲁木齐的街头巷尾,处处能看到民警们忙碌的身影,他们额头上的汗擦了又冒,警服湿了又干,用耐心和智慧,给焦灼的矛盾降温。
他们解决的可不单单是一件事,更是为群众守住了生活的舒心。(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从武 通讯员 王海平 车超)